道教科儀有何文化意義

 

「科儀」可用來概括道教教法的許多方面,它在道教中的語義,類似於世俗社會之所謂禮法,涵蓋的內容十分寬泛。如果我們要對它進行如實的描摹,就必須翻開已經塵封的歷史,讓各種歷史現象蕪然雜陳,羅列出許許多多道教的名物掌故,但最終卻未必能知其旨歸,也就是不能發掘出它所具有的文化意義。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敘談道教科儀,應該有所取捨。取其有價值者,捨其無價值者,取捨總是根據某種價值判斷、根據對其文化意義的認識作出的。
價值判斷有其原則,不能只是從某種功利目的出發的隨意性武斷。確立價值原則的因素也許有很多,但就道教科儀而言,主要的因素應該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設立科儀的旨歸,第二是站在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上,道教科儀對於繼往開來的文明發展所可能具有的積極意義。這兩個方面,我們都可以引舊史家的史識作為借鑑。宋歐陽修說:禮之失也,豈獨緯書之罪哉!在於學者好為曲說,而人君一切臨時申其私意,增多為盡禮,而不知煩數之為黷也。(新唐書.禮樂志三)這段話,是針對唐高宗、武則天建造「明堂」而說的。因為「其制淫侈」,盡失禮儀之歸旨,所以歐陽修說是對禮儀的褻黷。這樣地由一斑而窺全豹,表現出史學家所具有的史識。所謂「人君一切臨時申其私意」,就是從一己好惡或偏狹的功利目的出發, 假託禮儀,奢侈煩曲, 作為天下治平的夸飾。類似唐初建造「明堂」的淫侈禮儀,代代有之,不但耗竭民財,而且是一個沈重的文化包種歷史的反思。在歐陽修看來,後世禮儀煩曲之弊,在於流末而不知本,即禮儀的本來旨歸日漸失落,於是「禮樂為虛名」。而三代以上的社會,是因俗成禮,由禮達治,「凡民之事,莫不一出於禮」,禮既符合民俗民情,又是政教由以施行的根本,有人文化成之功。及至旨歸既失,流於空洞的形式,習於繁文縟節,便不但不能促進人文化成,而且成為文化發展,文明進步的沈重包袱。這種建立在歷史反思基礎上的理性批判,同樣也可以用於道教之科儀。在道藏中,科儀類道書占有很大篇幅,最大的一部道書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便專言齋醮科儀,竟多達三百二十卷。對於道書的這種情況,不少議論者都讚嘆其繁富,而不知此為道教積弊之至深處。從某種意義上說,道教之成其為道教,必然也必須具有某些科儀形式。但是反過來看,如果只是徒具科儀形式,卻缺乏所以為教的相應內容,則科儀形式的真實價值便要受到懷疑。自宋元以降,道教科儀總體看來是形式大於容。明清時期,道教的齋醮等科儀並非不盛行,但所涵教理內容日薄,科儀無關於世道人心,多只是習俗的自然沿襲。學者常謂明清道教式微,其中一方面的重要因由,或許就是這種科儀積弊。
如果完全站在一個教外批評者的角度去看,道教科儀也許就全無價值。如元馬端臨說:「至於經典科教之說,盡鄙淺之言,庸黃冠以此逐食,常欲與釋子抗衡。」 ( 文獻通考.經籍五十二) 這種批評,僅就道教科儀類書的「鄙淺」而言,大抵可以說是持之有故,因為道教科儀的許多內容,都來源於民俗或民間信仰,沒有經典文獻方面的直接根據。但這種批評很難說言之成理,因為道教因應民俗或民間信仰而制定教法,有其不可否認的歷史合理性。儒家根據聖賢經典而施教化,道教科儀根據民俗而施教化,因此滿足社會不同階層的精神需要和信仰需要,都有其合理性。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允許社會有多元的文化選擇,也許是應該提倡的文化開放精神。從更高的理論層面上說,經典傳統與不斷變化的民俗民情,正應該結合起來。這種結合,也正是禮儀制度或科儀教法所以能推行人文化成的最佳途徑。在這點上,南梁沈約的一段話,大概有益於我們的思考,他說:夫有國有家者,禮儀之用尚矣。然而歷代損益,每有不同,非務相改, 隨時之宜故也。……互相即襲,以訖於今,豈三代之典不存哉,取其應時之變而已。且閔子譏古禮,退而致事;叔孫創漢制,化流後昆。由此言之,任己而不師古,秦氏以之致亡,師古而不適用,王莽所以身滅。然則漢魏以來,各揆古今之中,以通一代之儀 ( 宋書.禮志序用現代的語言說,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要將傳統與現代、 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 尤其是「各揆古今之中」一句,最有深旨。就禮儀制度、科儀教法而言,「揆古今之中」就是將周禮、禮記等經典傳統與民情往來的時俗變化結合起來。在禮儀制度方面,我們應該將道教的科儀,看作是中國文化大系
中的一個子系統,雖然它具有獨特的宗教形式,但本質上依然只是中國禮儀文化的一種表現。如金代道士作道書援神契,對道教科儀中的齋醮祭祀、衣冠宮室等,都簡要地追溯出其古禮淵源。其間當然有很大變化,但變化的主要方面,並不在於道教科儀所具有的宗教形式------因為古代的郊祭等本即具有宗教性質,而在於道教科儀吸收了民情往來、風俗變化的大量內容。站在這個角度看,道教科儀是禮儀文化之傳統與時俗變化之現實相結合的產物, ( 例如結合於不同地域的民情風俗,就形成不同道派在科儀上的某些差別等。)至於其特具的宗教形式,實際上只不過是實現這種結合、追求人文化成的一條途徑。
總之,道教科儀既是一種宗教形式,又應當具有相應的旨歸內容。早期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都提倡「以善道化民」,善道即其科儀教戒之旨歸。在後來的發展中,更形成了一套圍繞著神仙信仰而高揚生命價值、圍繞著返樸歸真的信念而追求至真純善的宗教道德,這些宗教道德,就是科儀形式嬗變中所蘊涵的旨歸內容之發展。同時,道教科儀還經常強調要「佐時宣化」,意思就是將禮儀傳統與時俗現實結合起來,「揆古今之中」,從宗教的途徑厚人倫、敦風俗。南宋道士呂元素的道門定制序,曾就這個問題發表議論,見解不俗,迻錄之,以資借鑑:至簡易者道,而至詳備者禮。凡人之所以事天者,道也;因事天而起至誠之心者,有禮存焉。此聖人垂世立教之本旨也。然於繁簡之間,當有所折衷,而不可過也。道門齋醮簡牘之設,古者止符籙朱章而已,其他表狀文移之屬,皆後世以人間禮兼考合經教而增益者,所在無定式。或得之詳備而失簡易之旨,使力所不逮者不可跂及;或失之鹵莽,而使盡敬事天者無所考定,不愜其意。元素常竊患之,欲別為校定,使之適中,俾略者不得隱,而繁者不得逾,則事天奉道之禮,不因人而降隆殺。( 道藏第三十一冊六五三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下同,只註冊數頁碼。
 
 
 
 
 
 
 

世界弘道 WORLD HONG DAO 版權所有© 2001~2014 ez-d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電話: 02-26340702 ∣傳真: 02-26340834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康樂街193號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