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針療法
氣針療法,是在穴位內,注入少量空氣,利用其能在局部存留一定時間,
產生輕柔的刺激,以調整機體功能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適應症:主要用於急慢性組織扭挫傷及落枕。
治療方法:
1 根據病情選穴,如腕關節扭傷,可取「內關」「外關」踝關節扭傷可取
「足三里」「懸鐘」。
2 在穴位(注射部位)皮膚及應用針具等進行消毒。
3. 針尖上套以消毒藥棉,抽入濾過的空氣。
4. 將針尖垂直刺入穴位,得有酸、麻、脹的感覺時,即行抽吸,如無回血,可
將空氣注入穴內,若有回血,必須改變針刺部位,至無回血時,才可推入空氣,
每穴注入空氣三至五毫升,退針後,用藥棉球壓住針孔,輕揉片刻,隔日一次,
一般三次可痊愈,如若無效,則改用其他療法治療。
注射後并可根據病情輕重程度,如用局部熱敷或外敷中藥草,用崩帶固定傷部。
注意事項
1. 進針得氣後,必須回抽,確無回血,才可注入空氣,以免發生空氣 栓 塞。
2. 注入空氣時,速度要慢。
3. 如合併骨折脫臼,應及時作骨科處理,不可盲目使用氣針治療。
4. 一般祇取用患側穴位,但須力求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