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亙古至今,惟有修煉精神的方法,才是正宗的養生健身之道。修煉精神,也是達到其他技能最高境界的方法。
中國數千年以前《黃帝內經素問》不但敘述了人體不得病的根本方法,而且詳細闡述了人體生理與自然的關係。本書一開始便在《上古天真論》中提到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理論,是養生健身的根本原則,也是真理性理論。只可惜後人不識真寶,棄珠取匣,盲修瞎煉。甚至一些氣功或民間宗教組織,隨意盜用和歪曲《黃帝內經》中的理論,以為功能幻術,或個人名利之目的。此不但誤己誤人,造罪眾生,而且玷污了聖人的理論。
“恬淡虛無”,是精神的最高境界,通過明理明心得以實現。莊子在《南華經》中對“恬淡虛無”有這樣的解釋,說:“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淡矣,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侵……”。一個人沒有精神覺悟,何以能夠不被物牽慾擾、歇下狂心,停止對心外虛幻的追求?又何以獲得精神的平衡安定?一個人的精神終日在情感交織、複雜、忐忑不安的狀態下生活,陰陽如何平衡,五氣何以朝元?這種人的生活和人生又有什麼健康和快樂而言?……
“真氣從之”,是人體和精神的最高成果。真氣,是為不易之氣,是為先天氣,此氣無形無象,無聲無嗅,卻是一身的主宰。此氣又名為精神、靈魂、神氣等不同名稱……。
那麼,真氣為什麼又稱為不易之氣、先天氣、精神……?在此不是我把大家往宗教裏引,而是自宗教創建以來,它一直擔負著為自然傳播真理的使命,而且已經形成了一套相當完整的理論。精神是一身的能源,一身的主宰。身體和技能是有限的,而精神的能量是沒有極限的。人們要想認識身體的能源,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必須尋求和得聞正宗的心理心法。而今,在寺廟道觀之中,所聽到的多是宗教形式之論,已經難覓高人,但在民間布衣俗士當中,卻有藏龍臥虎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