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玅本真性」?

 

「玅本真性」是重玄之道由關於道本體的哲學思辯轉向心性修養的一個重要議題。「玅本」指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的道本體,在顧歡和成玄英等人的老子註疏中都曾用到這個概念,後來唐玄宗集諸道士和臣僚作老子註疏,以「玅本」說為理論核心,中晚唐以後的重玄學者便往往援引其「玅本」理論,並在清靜的意義上將「玅本」與「心源」統一起來,以此論述「即心是道」,修道即是修心的觀點。如太上玄都玅本清靜心經有偈頌說:「諸法玅本常清淨。」(見道藏洞真部本文類)世間萬千法,莫不以玅本為宗本,玅本清靜,則修持法度亦當以清靜為宗趣。清靜不是呆坐頑空,而是經過重玄的思想過程,達到自明本心真性的意境,所以體悟清靜玅本的過程也就是自明本心的過程。三論元旨和大道論就主闡述了這種思想。
三論元旨不滿足於南朝重玄學者以遣有無二見所完成的精神超越, 認為「說無遣有,說有遣無,說是遣非,說非遣是,此皆是遣滯之言,非至道之玅。」遣除偏滯並未盡玅道之義,只有心契於玅本真性,「虛而通之」,才能無遣無不遣,而內心常清靜。
究竟什麼是「玅本真性」呢?三論元旨說:
道常相自然。物有萬端之別,道能生於物, 即物而非道真。然以道觀之,則萬物萬法洞通於一道; 以物觀之,則萬物萬法各執於一途。物有差而道不差,法雖異而道不異,有為滅而通不滅,空色斷而道不斷。實相湛然而然,虛通一切自在者,即大通大道也。然夫道者,乃萬法之根源,玅達真常,則返本還元之謂矣。(道藏太玄部,下引同)世間萬物萬象都是由道化生的,這是首先要肯定的道之為萬物萬法對「玅本」的含義,但是物象化生之後,以其有形實而滯礎,有動作而污濁,所以喪失了道的真常之性,這就是「即物而非道真」的意思。既然萬物萬法不即是道, 所以認知道體真性,或者說認知「玅本真性」不能邊徼於物象。但是,由於萬物萬法都是由道化生的,「洞通於一道」,所以從道的角度看,即萬物萬法便可認知的真常本性。換言之,只要不執滯於物象,便可從物象中認知終始不斷絕的道體真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三論元旨又說:「物稟道而生,故物有道性。」物象所具有的道性,也就是道體灌通一切的實相,亦即玅本真性。從物象中體悟這個玅本真性,則要了達其自然因緣義。
三論元旨說:玅本者,則自然之奧也。夫自然者,無為之性,不假化因,故曰自然。修行之人,因有為而達無為,因有生而達無生,了於因緣,契於自然,則地生之性達矣。性不無生而能無所不生,無所不生而玅本未嘗為生,是以無為之為,無相之相者,道之玅體也。……玅本至於無本也。
這段話的意思一波三折,推尋其義旨,是說物象待因緣而化生,但這只是表象,窮頤其根源,則萬物莫不自然獨化,所以說道生萬物其實是以不生為生,這也就是玅本的「無生之性」,換言之,不可耽於追尋物象的本原,並以之為修持宗本,而要將因緣與自然結合起來,以因緣義樹立起玅本為萬物萬象之宗本的觀念,復以自然為了道、體悟玅本真性的終極法則。為了闡明這種觀點,三論元旨又說:
自然中有因緣,因緣中有自然,自然不離於因緣,因緣不離於自然,而能異之而同者矣。
然夫一切因緣論者,總是自然之因緣也。這種自然因緣論,是將重玄的思想方法化解開來推尋物理的結果。以因緣義知物無實性,得超絕物外,是一「玄」; 以自然義知因緣皆假,從而不去追求為萬物本源之道,是「重玄」,重玄則「玅本至於無本也。」也正因為物象無本,所以觀行要向心源求索。這種自然因緣論,是五代時重玄學的一個重觀念,道體論中多言之,大道論也說:
虛無者,玅本之體,非有物故;自然者,玅本之性,非造作故; 道者,玅本之功用,故謂之通生之道。一虛無,二自然,三道,俱是玅本真性。(道藏太玄部,下引同)玅本以虛無為體,這說明不可執著玅本為有物;以通生萬物之道為功用,這說明玅本是萬物萬象的最終極因緣; 又以自然為質性,這說明虛無玅本之通生萬物是無跡可求的。初看起來,這種說法似乎自相矛盾,因為玅本既為道而通生萬物,便不能全無造作。但若按自然因緣的觀念去理解,這種自相矛盾處便不難得到解釋,萬物化生有其因緣,但窮頤其至極則以自然為宗本。自然為玅本之性,可以說是連結其體用的中判,體為虛無,用則有物,從無到有的化生過程是自然獨化的,並沒有一個造化主宰。如果說萬物化生確有一個主宰,那麼玅本便不能以虛無為體,這就成了本原論者的執滯,不能遣除對外在於身心的終極真理的苦求索。正是在這層意義上,三論元旨和大道論都以道等同於心。三論元旨說:玅達此源,竟無差忒。心等於道,道能於心,即道是心,即心是道。心之與道,一性而然。無然無不然,故玅矣。在有不滯於有,而不乖於無: 在無不滯於無,而不乖有。無所不在,無所不通。
「玅達此源」就是以其自然因緣論理解玅本之體用及其自然之性的關係,既要從物象因緣中認證玅本的存在,又要以自然義遣除觀念裏對玅本為有物的執滯,從而向內心發明玅本至道,知「即心是道」,而不迷惑於有無二見。      (張裕)
 
 
 
 

世界弘道 WORLD HONG DAO 版權所有© 2001~2014 ez-d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電話: 02-26340702 ∣傳真: 02-26340834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康樂街193號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