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食療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中國的「食療」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傳說西元前二十七世紀,就有神農氏嘗百草辨別食物的藥性。西元前二十一世紀,夏禹時代,已開始發明人工釀酒,認識到酒有通經活血化瘀的作用。到了西元前十六世紀左右, 伊尹烹製「湯液」,首創食物湯制藥品。西元前八世紀以後的周朝醫事制度,便把醫生分為疾醫(內科)、食醫、瘍醫(外科)、獸醫四種。(見周禮)居於第二位的「食醫」即指掌管帝王貴族飲食衛生的營養醫師。他的職責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證明古代攝生中飲食衛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被譽為醫書始祖的黃帝內經素問中論述食療要義:「聖人不治已病,病已成而後藥之,譬如渴而穿鑿井,斗而鑄錐。」這種見解,與現代醫學提出的預防為主,防勝於治的醫療保健方針有異曲同工之玅。素問中還提出「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平衡調配膳食的具體內容,這正是我國獨有的食療學說的理論基礎。
「食為民之本」(通玄真經)飲食是養生最重要的條件,人賴飲食以生存,靠飲食以活動。人的生命生存需要能量,體溫的維持需要熱能,肌肉收縮要有機械能,神經衝動的傳導需要電能。這些能量的來源就是食物。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蘊藏著化學能,通過新陳代謝轉化為熱能或機械能,供給身體需要。人不能進食,就不能攝取營養物質,無法產生能量,就無法維持生命的生存。
飲食為性命之基,食物來源於大自然。道教把自然與人體看作是同根同源,同構互感的一個整體,一個宇宙系列。人類在自然與社會的環境中如何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自己的精神保持括靜超脫,順應四季循環,協調起居動靜、適宜風土環境,不與自然的造化運行相逆背,不因人寰事故的變遷而受到損害,以此作為道教飲食文化的核心內容,作為尊道、守道、修道的最高境地。
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曰: 「天主陽,以五氣食人; 地主陰,以五味食人。氣味相感,結為五臟。 五臟之氣,散為四肢十六部三百六十節, 引為筋脈、 津液、血髓,蘊成六腑、三焦、十二經,通為九竅。」五味乃五行之精,五行之精乃天地之靈,所以,人秉承天地自然的靈氣,成為三才,成為性命的載體。「神服元氣,形食五味」,(抱樸子.金丹篇)人體的生理現象及病理變化皆「均乎二儀,應乎五行」,(修真精義論)五味生五行之氣,「感應為人,即由五味而生,亦由五味而消」,(枕中記)因此,這種五行分類法把飲食的性味,歸走經絡,與人體的五臟、五官、五能等感應配屬,直接影響人類健康。扁鵲論曰:「食能排邪而安臟腑,神能爽志以資血氣。攝生者氣正則味順,味順則神氣清,神氣清則合真之靈全,靈全則五邪百病不能干也。」道士們在日常起居、行道修煉、飲食選擇中莫不沿循天人合一、五行配屬的學說按照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五時(春、 夏、 秋、 冬、 季夏)、 五味(酸、 辛、 咸、 苦、 甘)、 五臟(心、 肝、 脾、 肺、 腎)、 五主(皮、 筋、 脈、 肌、 骨)、 五色(白、 青、 赤、 黃、 黑)、 五音(宮、 商、 角、 徵 、 羽)、 五宮(眼、 耳、 鼻、 舌、 脣)、 五液(涕、 泣、 唾、 汗、涎)、五谷(黍、麻、米、麥、稷)、五果(桃、 李、 杏、棘、栗)、五菜(蔥、韭、藿、葵、薤)等的生生克化、物性忌反、配伍規來控制飲食,保性護命。對維持個體生命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黃帝內經素問一書中曾論述道:「上古之人飲血茹毛,純一受氣,所食無滋味之爽,臟腑無煙火之毒,各遂其性,患害不生。神莀始教,擴植五谷,鑽火變腥,以有營為。能冒寒暑,故生疾病。」 所以,有食便產生了藥,由飲食而產生了食療。
我國古代儒學注重涉世,佛教注重心性,道教注重養生。而在養生家中,又以醫、道最為相融。醫學以除病為主,道教以養生為務, 因此, 古代主張「攝生尚玄」、 「醫道同源」,是相通相輔的機理。故而魏晉以下,名醫、藥物學家紛紛出自道教高士之門,便不足為奇了。唐代著名道士學者孫思邈千金要方.食治篇曰:「人體平和, 唯須好將養,勿 妄服藥。夫食氣之類未有不資食以存在,而不知食之有成敗。安身之本,必資於食; 極疾之道,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在
也; 不明藥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故攝生者先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癒,然後用藥。夫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可謂良工。長生餌老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道教貴生、珍視生命,渴望將養休生,益壽延年,提倡防病為先,食療為上,不違背自然天理,刻意人為,只是依循自然規律,保持氣血盈,精神爽,達到釋情遣疾,則是道教攝生駐顏的養生學。
先秦時期方士、 黃老之徒,養生煉神求神仙,餐風飲露, 服餌辟穀,認為「食草者壯健多力,食肉者勇桿輕疾,食穀者智慧聰明,食石者肥澤不死,食芝者延年益壽,食元氣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殺。是故食藥者與天地相弊,日月並列。」(神農經)因此,道士在服食中提倡摒絕肉食,以芝草菜蔬,餐服元氣不主。魏唐以後,特別是道團宮觀制度形成以來,主張徹底素食主義,這種傾向與道教教義、戒律以及儒家思想、佛教思想的影響不無關係。
道教認為人類的善惡常在一念之間,一念間的善惡觀會導致行為結果,這種行為結果的善惡,又決定了人們的宗教業力,即所謂的業因。行善作惡的具體行動會很快地成為過去,然而它產生的影響,心理上的壓力,宗教的因緣種子均會保留下來,成影響人類命運的最大潛在力。一切有生命的物質都有道性,也就是說眾生的生命本質平等,作為人,又有什麼特殊權力去任意殘害生靈呢?去操縱其他生物的生死大權呢?萬物以一種食物鏈的姿態生存, 動物具有生命,植物也同樣具有生命, 在自然界中,生命互相融合,萬物才能生生不息。為了維持最低生存需要,人類也避免不了殺生, 而在宗教道德、 宗教心理范疇中,人類必須竭盡所能地減少殺生,不為口欲,不為惡念而去殺害其它生物,也不允許別人去殘害生物,主動維持生的權利,這也是道教信仰的準則,也是道教戒律中的「不殺生戒」。這種思想與儒家的「仁恕」有共同之處,也可謂是同源。
其次,道教「承負」學說認為今天世上的人們之所以有生老病痛,有災難罪惡,均因承接載負了祖輩們的惡因罪果,積愆重報於活著的一代子孫身上。輪回報應說的教義具有感攝恐嚇力,使教徒、信徒歸心於素食戒律。 (吳受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