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
七月十五曰為傳統的中元節。正月十五曰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而十月十五曰稱之謂下無節,那七月十五曰便成了當然的中元節。
舊時中元節的各種活動相當多,因而與食俗密切相聯。
粉團祭田:七月十五曰農家需祀田神。此俗淵源流長。《史記》(滑稽傳‧淳於髡)曰: " 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甌窶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滿家令之齋田頭殆即佔禳田之佁歟。 " 可見中元節祭田頭的習俗在漢代已相當盛行。發展到後來祭田頭的食品便不僅僅是酒和豬蹄,其祭祀活動也不僅僅在田頭。
清代時,七月十五日祭田神,村裡男女老少先備豬、魚、羊等熟性,聚集於上地廟、土谷神祠前,共同聚親祭祀,待散時,各人攜籃放入果實、粉團、 社糕、瓜蔬、米黍等,走向田間十字路口,再視而祭之,然後將籃中之物拋向田間,謂之齋田頭。待齋畢田頭,各人回家,親朋相聚,豐盛酒菜備之,互相邀飲贈 物,稱之齋田作秋社。
七月十五目的齋田神活動,有其深刻的農業勞作經濟背景。七月十五正值初秋,農業豐收已在望,農民一年辛辛苦苦的農業勞作眼看就有成果,在這種 關鍵時刻,農民祈求天神、田神的保佑,使在望的成果變為事實的願望更加強烈和急切。因此,七月十五目的祭田神活動便是農民這種急切、強烈願望支配下的直接 行為。在科學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廣大農民的這種活動與願望無疑是一種積極的社會活動。隨著科學的發達,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在今天,中國農民相信科學,相 信人的力量,當然七月十五祭田神的活動也自然消亡了。
油餅上墳:七月十五日民間有上墳的習俗。與清明節相同,但吃食完全不一樣。一般是先在家中對亡祖像,設酒、菜、水果等拜跪,然後,家人買冥衣 (即用紙紮成的衣、褲,專供死人用,上墳時火化掉。),再買明菜花(油菜的一種)、油餅、乳糕.豐糕、棗子、山楂等,祭祖宗,並寓意預報今秋豐收之意。中 元節的上墳掃墓,比清明節更盛,初秋綠樹陰濃,青禾暢茂,豐收在望,蟬鳴鳥語,更助人游興。
施粥食:中元節,一應大小僧尼寺院設齋解制,眾多寺院宮觀皆施粥。施粥的含意說法多種,主要有二,一是施於冥冥幽魂;二是佛門超渡,積善普渡眾生。其粥以五味百果粥為多。用大米加之紅棗、瓜仁、胡桃肉、雞頭肉(芡實)、桃片、梨片等。五味粥以甜食為主。
酒賀盂蘭盆會:盂蘭盆會起源於佛門,其語是印度語,意為倒懸,而譯成漢語盂蘭盆,眾人設盆以供。舉行盂蘭盆燈會實是一種誤解,然而,當一種習俗形成後,並形成一定模式,便難以改變了。
盂蘭盆燈會,在七月十五曰晚上進行。我國南北方鈞非常盛行並十分壯觀。
晚間,不論寺院宮觀,還是普通民居,早就準備各式紙燈,花燈。先設酒菜歡飲,然後人們奔間河邊,以酒祭河,點燃燈,將燈放至水中,隨其順水漂 流,謂之慈航普渡。千百盞河燈同時下水,燭光熒熒、煞是壯觀。河燈花色各異,燈名千秋,有琉璃燈、荷花燈、蓮子燈、蒿子燈、鶴鷺燈等等。
大戶人家,這天放燈後,還設龍舟,隨燈駕舟遊玩。舟上擺酒宴、奏楚樂、作禪誦、繞河盡興而歸。而岸上兒童,除聚集觀望河燈之外,還煮燃燈,沿 河岸高唱: " 盂蘭燈,盂蘭燈,今日燈了明日品。 " 也定要盡興而歸。因此,舊時的中元節晚上,熱鬧非凡。人們將娛人、娛己以及宗教信仰融成一體,賦予了特殊的娛樂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