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現代社會中有何文化意義?
道道教從產生至今,已走過近兩千年歷程。如果從其前身老莊道家學派的出現算起,則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漫長歷史。它對中國古代社會及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已如前所述。然而在經濟發達、政治民主、科技昌明、文化多元化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古老的道家思想和道教是否還有什麼意義,還能否長期存在下去,並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有所影響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道家思想文化的永恆意義,首先在於它對人類文明社會負面影響的清醒認識和批評。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一種「創造性破壞」的過程,往往要付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代價,出現所謂「文明異化」的弊端。文明異化的弊端之一,是它對人與自然和諧有序關係的破壞。人類為了自身的物質利益無止境地索取自然資源,污染破壞自然環境。人類憑借其科學知識和技術力量而部分超越自然對人的束縛之後,不再能正確地認識人與自然不可分離,和諧共生的統一關係,誤以為自己是天地萬物的人主,可以戰勝和支配自然,將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看作可以無限榨取和勒索的對象。驕傲自負的「文明人」,無法再欣賞自然的美,看見樹林以為那是木材, 看見動物只知那是美味。現代人的生活局限於機械化、 標準化的人為的狹小空間,而不知天地間有大美、山水中有真樂。這些正是人類不能正確認識人與自然關係的惡果,已經並將繼續受到自然的懲罰。資源危機、空氣污染、環境
惡化,已經成為文明社會難於解決的問題,危及人類的生存。這些問題的解決,僅靠技術手段治理環境是不夠的,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人的思想,拋棄西方近代天人相勝,科技萬能的錯誤觀念,重新認識道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思想的價值。尊重自然,愛惜生命,為我們自己及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美好的生存空間。現代西方發達國家風起云湧的綠色環保運動,西方學者對東方道家及禪宗思想的極大興趣,正是基於此種認識。
自然環境的破壞只是文明社會弊端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人文環境的破壞則更為驚人。老子和莊子都曾以其過人的智慧,清醒地看到文明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人為物役」。人類被自己創造的知識、財富和權勢所迷惑和役使,貪圖名利和物質享受的欲望無限膨脹,以至喪失了內心的和平安寧和淳樸本性,為了謀取金錢、名譽、權力和色欲而不擇手段地爭奪,陷入無休止的戰亂。世界上還有許多自以為是的當權者和意識形態專家,被自我的偏見和獨斷式思維方法所束縛,自以為壟斷了真理和正義的發明權,固執偏見小智誑惑人心,以至於人們無法相互理解,陷於無聊地爭辯吵鬧,甚至以暴力鎮壓異己思想,挑起戰爭。凡此種種,都是文明異化的惡果,其受害者生命不得保障,精神難得安寧。這種失去自由和快樂的社會和人生是多麼可悲可笑,難道人類就是為此而活著嗎?老莊和道家的自然主義哲學,對人類文明的這些異化現象作了無情的批判,要求人們順任自
然,除情去欲,消除自我成見,追求高尚超越的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為己悲,作一個自由快樂的真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具有高尚的心靈,獨立的人格,善良的道德品質,通達事理的智慧。人應該作自我的主人,他人的朋友,而不應成為權力、資本、商品的奴隸,不應成為囿於偏見小智的知性奴隸和消費色情的感性奴隸。道家哲學教導人們忘懷世俗的功名利祿、利害得失,超越種種庸俗無聊的現實計較。更多地注意陶冶、培育和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心靈境界,「心明於物外」,使自我與活潑流動,生機勃勃的大自然融合為一,從中獲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在這個充滿競爭傾軋,物欲橫流的的現代「文明」社會中,也許有人會以為這些老生常談未免迂腐酸氣。
然而道家哲學畢竟沒有過時,越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個人的心靈越是容易受到傷害,因求取不得而失去平靜,甚至迷失本性,偏激發狂。道家的思想教義對此弊病,不失為一劑良方。道家的思維方法在現實中也有其意義。道家思維方式的獨特性,首先在於其反思和通觀事物的特點。不僅看到事情的正面,而且看到其負面和反面。人見其有利,我見其亦有弊;人知其有用之用,有為之為,我獨見其無用之用,無為之為,此之謂反觀。能從正負兩方面看問題,才不致只見的高度看問題,不僅看到人與我的不同,而且看到一切事情在本質上的相通和聯繫。這有助於不固執己見而與人溝通,從而通達事理,寬容與己不同甚至相反意見的存在。寬容精神是民主社會的基礎,是多元文化同時並存的前提。而寬容精神來自通觀物我的思維方法。在專制社會中,統治者往往將自以為是的獨斷式思想強加於人,以為真理只有一種,強行以統治者認可的某種思想去「教化」他人。其實世界上任何政治學說或倫理思想,或某種教義,即使其中包含有合理因素,但都不可能壟斷真理,更不可能被所有的人接受。合理的思想一旦與政治強權結合,變成獨尊的官學,強制人民學習接受,那麼這種思想就會變善為惡,成為「以理殺人」的工具。現代民主社會的建立,正是基於思想、信仰自由和多元化,承認各種思想學說和宗教信仰都有其存在的權利和價值。「天下殊途而同歸,一致而百慮」。一切真理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但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不可能統一,也不必要統一。只有承認這種多元化的現實,溝通交流而不是強行統一人們的思想,才能創造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
最後,道教在現代社會中存在的價值,還須要將聖人先師們以「善道教化」、「苦行濟世」的訓誡落於現實。因此必須在教育、慈善、救助災難、獎勵學術文化發展等方面多作實事,多辦實業。社會福利事業能夠促進人與人的和諧交流,平衡貧富差距,是應大力提倡的功德善事。行善濟世能使自我生命具有超越自我的意義。一個人自我的生命是渺小的,無論你用多少金錢商品來滿足它,用多少美衣美色裝飾它,用多少名譽桂冠、美好言辭來誇耀它,但它與壯麗永恆的自然相比仍是微不足道、渺小可憐的,與偉大崇高亳不相干。只有當個我的生命與更多的生命、與大自然連在一起時,它才能具備普遍與永恆的終極意義,才真正值得驕傲自豪。歷代的聖人先師能被人們永遠銘記,為之感動,世界上許多古老宗教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或衰而復興,皆在其行善濟世而已。有善行善功者常,無善事善德者不常,這是道教在現代社會中生存下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