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與「形神雙修」有差別嗎?

 

道教修煉,既講形神雙修,也講性命雙修,道書中有時候也說形神(或神氣)即性命,說明形神雙修和性命雙修是有關聯的,但嚴格說來,它們之間又是有差別的,辨別二者的同異,有助於正確理解其涵義。
第一, 形神與性命兩個概念的來源不同,講形神來源於道家,講性命則來源於儒家。道家講形神,是為了使人精神專一,精神不追逐外物的運化遷流而疲於應付,於是形神一體,在淨慮凝神中去把握「道」,如莊子.知北遊說:「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精為形體的生成根本,「精神生於道」則形神同一於道,也只有形神同一才能復歸於道。道不生不死而常在,所以復歸於道的人也能跳出生死變化而稱曰長生。儒家講性命,是儒家天人關係論的一個方面,如孟子.盡心上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命指壽夭、榮辱等人生命運,是由天所決定的,人力不能改變; 性則是天理在人身上的具體體現,所以是人們力為之便可以修養的。道家之道的終極涵義是自然,儒家之命的終極涵義是天命,前者否定主宰或真宰的存在,後者則肯定主宰或真宰的存在,觀點不同; 但二者也有溝通處,即都含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的意義。道家的凝神和儒家的養性或盡性,也有溝通,即通過這兩種修養可以掌握客觀必然性,達到天人合一,如道家講的「得道」,儒家講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說的都是天人合一境界。正因為道家的形神論和儒家的性命論有這些溝通處,所以後來的道教便讓二者合流,宣稱形神即性命。
第二, 道教從形神雙修到性命雙修,有一個歷史的轉變過程。道教信仰神仙,神仙由修煉而成,都是有靈有肉、有生命的,而生命總是靈與肉、神與形的同一,所以,習道的人要修煉成神仙,達到長生住世的目的,就必須靈魂與肉體、精神與形體雙雙健旺。於是道教從一開始就將來源於方仙的神仙信仰和來源道家的形神關係論聯繫起來,以形神關係論作為神仙信仰的理論根據,認為只要形神相守,不分離,不毀壞,便大有修成神仙的可能。為了讓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漢魏晉南北朝道教一方面採用金丹藥餌、養氣服氣等方術,以為服食金丹後的身體便可以像金子一樣畢天不朽,服氣則鞏固形體的本元,使體力不斷得到充實,從而達到形體堅固、金剛不壞的目的; 另一方面又練習「存想」、「存神」等方術,以為通過想念身內外的神靈,可以使身內的神靈安居不出,使身外的神靈進入體內。這樣,形與神互相保護,生命便在不斷充實中永不枯竭。南朝時,道教一方面受到佛教佛性論的啟發,另一方面受到玄學闡發老莊理論的影響,努力向義學深入,提出了「道性」問題,試圖從「性」,即從共同本質的意義上找出人與道的契合點。南朝道性論的基本觀點是「道性自然」,這個觀點最初是由河上公老子章句提出來的,河上公註「道法自然」說:「道性自然,無所法也。」南朝義學道士在這個觀點上進一步發揮,認為人的自然本性是道性在人身上的具體體現,所以在以自然為本質的意義上,人與道是同一的。人既與道在本質上同一,而道又永在不滅,這也同樣論證了長生住世的可能。這種可能性如何變成現實呢? 為了尋找一個合乎道理的答案,隋及唐初期的義學道士將性與情聯繫起來,認為先天與道同一的人生真性之所以不能顯現,完全是由於後天情偽誘動的結果,這就叫本性動蕩而變為情欲,只要滅除了後天的情欲,先天的真性便可以復歸,復歸先天真性則身心虛靜,順任自然之道,生命便與道同久長。同時,南朝義學道士在論述道性問題時,也吸收了儒家的性命論,認為通過修復真性可以改變命運。改變命運有兩方面: 其一,「性」字是心旁一個生字,所以說「性從心邊生」, 有靈識的人及動物有道性,可以運用識去擇善祛惡,可以由此生的牛關修證成來生的人; 其二,修復真性可以使生命永在,這與形神雙修相同。正因為性命雙修與形神雙修有這種為神仙長生作論據的共同點,所以在盛唐前後道教開始以性命雙修替代形神雙修。在這個轉化過程中,關於道性問題的討論是關鍵。
第三, 形神雙修和性命雙修在涵義上有溝通處,但並不完全相同。可以這麼說,煉形和養神都是延命的養生方法,可以用「修命」來概括,而修性則是個人道德修養和人生精神境界。個人的道德修養包括心性、品性中不雜惡的觀念、超越善與惡的對立而臻於至善等,人生精神境界則包括勘破生死觀、齊榮辱等是非等覺悟。這些是形神雙修中本不具備的意義,但元明時代的一些道士也將「神」解釋為「性」,不過他所說的「神」,意義已不同於漢魏晉時形神雙修之「神」了,這一點宜加區別。
性命雙修觀念在盛唐前後一經形成,便成為此後道教教義的不易準則。盛唐後,內丹道日漸在道教中流行起來,成為道教的發展主流,也成為道教修煉的基本法式。而內丹道的基本理論原則就是性命雙修,只是不同的歷史階段各有所側重。如唐末至宋初的內丹家講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精化氣和煉氣化神都是修命的方法,煉神還虛則是修性境界,這種修煉法式是先命後性; 金元時興起的全真則主張先性後命,認為品性修養是道教徒進行修持的基礎。當然,這種各有側重是在性命雙修這一基本原則下的差別。前者以修性為更高的精神境界,符合南北朝及隋唐時代道教發展的大勢;後者以品性修養為修命基礎,則有見於戰
亂時代社會道德的敗壞,因時勢有所差異,而性命雙修的原則卻是一貫的。 
(張裕)
 
 
 

世界弘道 WORLD HONG DAO 版權所有© 2001~2014 ez-d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電話: 02-26340702 ∣傳真: 02-26340834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康樂街193號1樓